地點: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Vilnius)
無疑地,全球正在迎來一場巨變:疫情、戰爭、都不再是歷史課本中抽象的名詞。在這個詭譎多變的世局中,有危機,也有新的契機。如何洞穿情勢、掌握情勢,是我們的一大挑戰:
歷史關鍵的一刻,我們不能搭錯車!
2023年9月世界台灣同鄉會及歐洲台灣協會聯合年會將攜手黑熊學院和您一起共同探討區域安全、如何與享有共同價值的夥伴們攜手合作、建立民主價值產業鏈、共創和平永續的新秩序。
如果想要和平,先要準備戰爭。
擁有戰鬥的意志,才能捍衛和平。
今年的聯合年會也是黑熊學院海外版!黑熊學院在台灣成立以來,每場報名都是一推出即爆滿。感謝黑熊學院的夥伴們今年特別為海外的台灣人量身打造適合的課程,更希望藉此機會建立海外台灣人支援台灣的聯合網絡。
"Happy Birthday, Vilnius!"
今年的年會地點選在波羅的海畔的立陶宛的首都Vilnius。曾經是歐洲的最大的國家之一,也曾經歷過外來民族的割據,立陶宛人民在1990年寫下了獨立建國的歷史。
今天的立陶宛是北約的成員國,也是第一個設有台灣代表處的歐盟國家,更在疫情期間慷慨的捐贈台灣疫苗。
2023年也是維爾紐斯建城700週年紀念,讓我們一起到立陶宛認識這個迷人的波羅的海國家,並且表達我們的謝意以及祝福!
世界正在開始,我們一起前進!
會議流程
流程以會議時提供資訊為主,主辦單位保有更改流程的權利。
週五, 9月8日:
Radisson Blu Lietuva, Konstitucijos pr. 20, Vilnius, Lithuania, 0930
13:00-20:00 報到 Registration
Radisson Blu Lietuva, Conference centre floor
13:30-18:30 專家會議*
Room Lambda
18:30 晚餐**
20:30- 自由參加
Hotel Bar Radisson Blu Lietuva
*有人數限制
**需預訂
週六, 9月9日:
Radisson Blu Lietuva / ALFA Hall
08:00-09:00 報到
Radisson Blu Lietuva, Conference centre floor
08:30-09:30
開幕“在那裡,世界正在開始”
09:30-11:00 來賓演講及討論/立陶宛 – 歷史與文化認同*
11:30 - 13:00 來賓演講及討論/地緣政治下的台灣*
13:00 - 14:00 午餐
14:00 - 15:30 座談討論/地緣政治下民主國家的挑戰及合作契機*
15:30 - 16:00 咖啡茶點
16:00 - 19:00 市中心行程 (tba)
19:00 - 晚餐 & 聯歡 (tba)
*中英同步口譯
週日, 9月10日:
Radisson Blu Lietuva / ALFA Hall
09:00 - 10:30 來賓演講*
10:30 - 11:00 咖啡茶點
11:00 - 12:30 來賓演講*
12:30 - 13:30 午餐
13:30 - 15:00 來賓演講*
15:00 - 15:30 咖啡茶點
15:30 - 17:00 來賓演講*
17:00 - 18:30 WORKSHOP
*中英同步口譯
**海外社團代表參加
18:30 - 19:00 閉幕
19:00 - 晚餐 (自理)
週一, 9月11日:
Radisson Blu Lietuva
08:30 –12:00參訪&座談 / 半日遊*
14:00 - 會後旅遊*
*任選/參加者自費;行程另期公佈
講者名單陸續公布中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所合聘教授。參與創辦國立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著有《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臺大出版中心,2019/2023)、Rival Partners: How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and Guangdong Officials Forged the China Development Model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22)、《第三種中國想像》等書。
沈伯洋
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理事長、黑熊學院院長。長期研究資訊作戰以及中國統戰工作。
現任台灣基進中常委、台灣安保協會副秘書長、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東海大學法律學碩士、特考及格。曾任職財政部北區國稅局和林務局,並曾任智庫研究員。專長於地緣政治風險研究,美中對抗等戰略問題研究,現為黑熊學院執行長。
Sandy在國立台北大學及美國南加大皆取得法學碩士學位。曾任律師並在台灣最大的公職補習班-志光文教機構擔任講師教授民法,也曾在北美台灣研究學會擔任執行秘書,每年籌劃舉辦北美最大型的台灣研究學術研討會。現職為黑熊學院董事長。
報名資訊
以下報名費含 以上報名費含 9/9-9/10 2天會議、咖啡休息時間、9/9午餐和晚餐、9/10午餐
*早鳥價需4/20以前報名
**限額參加(細節待公布,敬請期待,人數有限,額滿為止)
***因城堡遊湖人數限制,所以行程分成兩組進行,一組先在Vilnius參觀,另一組先至Trakai。下午兩組人再交換。
聯絡人
世台會會長/傅佩芬 Pey-Fen Fuh
Tel: +49 (0)179 1141 547; email: pey-fen@fuh-alberty.de
歐台會會長/黃愛華
Tel.: +43 (0) 664 6000 31109; email: waihuahuang@gmail.com
世台年會秘書長/張月英
Tel: 586-453-2343 email: Annachang5@gmail.com
歐台會信箱: eftafortaiwan@gmail.com
黑熊帶小熊作戰計畫
爸爸媽媽們看過來,我們鼓勵大家一起來參加今年的年會。當我們正在關心世界局勢、擬定備戰計畫時,您的小朋友們由專業保姆來照顧。*
*會議活動期間托兒,吃飯休息時間請自己領回小朋友。別忘了自己準備玩具、飲食、文具及其他用品。
有托兒需求的台灣熊們,請填寫以下報名表方便統計需求量:
線上報名
報名截止
預定住宿
等候通知
請注意電子郵件等待報名收件通知和匯款或付款資訊
報名完成
匯款後我們會確認付款,以電子郵件寄送報名確認給您
年會旅館 Radisson Blu Lietuva, Vilnius
Konstitucijos Av. 20, Vilnius, LT-09308, Lithuania
+ 370 5272 6272
特約旅館 Hotel Vilnius (Best Western)
Konstitucijos ave. 14 | Vilnius, LT-09308, Lithuania
+370 52 739595
交通資訊
抵達維爾紐斯後,建議搭乘維爾紐斯機場認可的計程車,便宜、方便且舒適。車程約15分鐘。
維爾紐斯機場認可的計程車可以在抵達廳前方找到。所有計程車都接受現金和信用卡支付。請務必在行程結束時要求索取收據!
在使用計程車服務之前,請確保您正在搭乘維爾紐斯機場官方計程車。官方計程車車內有載明費率的信息標誌(如圖示)
Vilnius Airport 相關資訊請參考。
城市神話 - 維爾紐斯
「沒有人知道它在哪裡,但一旦你找到它,就會發現它有多美妙」
這是幾年前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推出就一炮而紅的「歐洲G點行銷」廣告標語。在立陶宛生活這麼多年後,我也完全同意,立陶宛就是這樣一個美好卻鮮為人知的地方。
相傳立陶宛最偉大的大公之一Gediminas在狩獵後睡著,夢見了一頭在山頂嚎叫的鐵狼,祭司告訴他這是一個預言,他必須將首都遷到這個地方,它將成為一個宏偉的城市,Gediminas大公因此將首都遷至維爾紐斯,也因為這個傳說,鐵狼成為維爾紐斯的象徵,今年正是維爾紐斯的700歲生日。
有著歐洲巴洛克之都美名的維爾紐斯歷史中心,占地約3.59平方公里,是13 世紀至18 世紀末立陶宛大公國的政治中心。立陶宛在14、15世紀時曾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作為首都的維爾紐斯對東歐許多地區的文化和建築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也是歐洲少數被保留下來的中世紀街道和城市結構的代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4年將其納入世界文化遺產。
維爾紐斯(Vilnius)名字起源於流經這個城市的小河維爾尼亞(Vilnia),它對不同族群和宗教的寬容,孕育了這個城市的多元樣貌,不僅是走遍多國的遊客,甚至是當地人都對維爾紐斯情有獨鍾。漫步在老城區特別被保留下來的磚道上,你可以看見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哥德式、文藝復興、巴洛克和古典風格的建築,是一個在受多種文化、宗教和語言融合影響下而發展出的歐洲城市典範。慶幸的是,儘管經歷了戰爭和侵襲,這些古蹟在幾個世紀後依然保存完好,它的魅力與美麗只能等您親自前來感受。
游堯茹 / Gediminas Castle Tower 山丘
游堯茹,《走進立陶宛的世界:臺灣好朋友,美麗的歐洲之心》作者。在台灣職場遇見立陶宛老公後遠嫁,成為第一個定居立陶宛的台灣媳婦,轉眼已在立陶宛度過十個春夏秋冬。經營臉書粉絲專頁「Augustas x Domantas 咕咕多多在立陶宛」,紀錄在立陶宛的育兒生活大小事、文化觀察和旅遊資訊
Vilnius 700, 700 Taiwanese
《700小時台灣文學初饗宴》~ 慶祝Vilnius 建城700週年🎂
今年適逢Vilnius 建城700週年,台灣同鄉會/台灣協會造訪Vilnius當然不能空手而去!今年九月我們將贊助台灣作家吳明益教授駐村Vilnius700個小時。藉著這個計劃,台灣文學將首度登場立陶宛,而立陶宛經驗也將隨著作家回到台灣🦋
《留下一個台灣的名字》~ 維爾紐斯「文學家之路」Literatų gatvė
「文學家之路」Literatų gatvė 是Vilnius著名的地標景點,在古城區的這一條街道上裝置了超過200個曾經在Vilnius居住過或者與之有關聯的作家的名牌。每一個名牌同時也是一件藝術品,標註了每一位作家的特色精神。今年九月的聯合年會之後,在這條著名的「文學家之路」上也將留下一個台灣的名字!
今年九月,和我們一起見證台灣文學立陶宛初登場!🦋🦋🦋
關於我們
海外台灣同鄉會萌芽自60年代,到了七零年代,各地的台灣同鄉會紛紛成立,經過各地分會負責人的奔走,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終於在1974年9月7日于奧地利的維也納成立。創始會員國有美國 (四十三個分會)、加拿大 (十五個分會)、歐洲(十個分會)、日本與巴西。
時值台灣島內的言論思想仍然受到嚴密的監控的時代,海外台灣人在這個時候設立同鄉會,除了想互相幫忙互相照顧以外,也希望共同來關心家鄉的前途。
這個原本是聯誼性組織的海外台灣人組織,在髙壓戒嚴的年代,成為海外所有追求民主改革的台灣人最重要的聯繫站。 在資源匱乏,沒有打字機,也沒有電腦,沒有 Internet,更 沒有 Skype 和臉書的年代。會員前輩們為了聯繫,長途開車, 奔走各地。即使冒著被列入黑名單的危險,仍然堅定地支持台灣 島內的民主運動,在海外為台灣發聲,成為推動台灣民主運動的重要力量。
自創會以來,台灣同鄉會(歐洲自1996年起稱:台灣協會)伴隨著台灣的歷史演進:海外台灣人闖關返鄉、開放黨禁、開放報禁、解嚴、國會全面改選以及總統直選到現在的轉型正義以及抗拒中國威權壓迫。台灣同鄉會以及台灣協會在每一個階段都堅定地支持台灣民主以及主權獨立的運動。而台灣同鄉會的發展也與台灣的命運息息相關。
時至今日,台灣仍面臨諸多嚴峻的挑戰。海外台灣同鄉會也將秉持創會以來的精神,永遠站在台灣的那一邊。
歐台會是「歐洲台灣協會聯合會」的簡稱,創立於70年代。在當時台灣境內言論思 想控制仍舊嚴密的時代氛圍下,海外台灣人一來希望互相照應,二來也希望共同關心家 鄉的前途,於是1970年4月24日(是金牛座),「比利時台灣同鄉互助會」率先誕生,而 後在法國、瑞士、奧地利、西德和義大利的台灣人也先後以「台灣同鄉會」的名稱成立 社團。「全歐台灣同鄉會聯合會」於1971年10月3日(這個是天秤座)在西德的Kronberg 創立,由上述歐洲各國各區的台灣同鄉會聯合組成。那個時候,旅居歐洲的台灣人點一 點將近1000人,與各國同鄉會保持聯繫的則約有500人。接著在1974年,奧地利作為地 主國辦理首屆歐洲台灣聯合會年會,這也是歐台會年過半百之際,我們從世界各地來到 奧地利的原因。 今天的我們很難想像70年代以及80年代台灣人在歐洲的生活。試想像:當時會員既 沒有打字機,何況電腦,更別提網路,臉書等等我們現在習慣的聯繫方式;會員之間要 聯繫,只得駕車奔走各地;鄉訊也是以手抄方式,一頁一頁地謄寫、改稿。那畫面現在 看起來有些復古懷舊的浪漫,但其實好些會員可都是「黑榜題名」、響噹噹的人物,大 家都有著有可能再也回不了家的覺悟與感傷。根據前輩的敘述,當時的歐洲社會充滿了 改革的氛圍,各種不同思潮相互交鋒、激盪。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歐洲台灣同鄉會也 聚集了許多不同政治認同的人:左獨、左統、右獨、右統 ––所有的人都可以在這裡發 表自己的論述,爭取支持、尋找同志。大家暢所欲言,當然有時也針鋒相對。是沒有聽 過哪次聚會大夥大打出手的啦,椅子砸斷了不少就是了(為了台灣民主犧牲的椅子–– 默哀兩秒鐘)。
我們現在在德國的同學會或其他社團,要找個願意當會長或幹部的,常常得千請 萬託,受託者點頭那瞬間,彷彿咬牙簽了一年不吃雞排珍奶契約似的(隨即就會看到卸 任者開心地四處撒花);但是在那個革命就是義務的時代,為了取得台灣同鄉會的主導 權,許多不同的政治立場的人常常為了競選會長,還要連夜奔波拉票,競爭之激烈完全 不輸現在的立委選舉!
1996年,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中國也不堪寂寞地陸續發射飛彈示威(其實只是想 把煙火放大顆點為我們慶祝吧)。面臨這個挑戰,歐洲各級「台灣同鄉會」為了體現同 鄉會的發展與台灣的命運息息相關,堅定保護民主成果,先後更名為「台灣協會」。台 灣協會從那時到今天,與台灣一同歷經了民主改革、三次政黨輪替,面臨時代變遷過程 中,社會以及國際局勢也隨之產生的巨大變化。如今台灣內外的人民,面對的是全新的 挑戰。
現在我們有了方便的通訊方式,甚至經過疫情洗禮,線上會議室人人都輕鬆上手。 不需要長途跋涉或數月魚雁往返以交換訊息,台灣協會發展至今除了關心台灣政治社會 大小事,平常也像是藝文交流聚會,偶爾來場講座,邀請各方大咖來分享家鄉現況大小 事,但「台灣協會」的初心,仍舊在於支持所有能夠讓台灣往前走的聲音、也在於當一 個「異鄉台灣人的家」、以及「台灣的海外應援團」。
歐洲台灣協會聯合會秉持一貫的理念 - 永遠站在台灣的一邊!
黑熊學院的成立,源自於“如果想要和平,先要準備戰爭”的信念,我們目標是在戰爭來臨時,每個人清楚知道「我是誰、我在哪、我該做什麼」,在戰時能夠貢獻己力。戰爭只會由侵略者發動,但不論是否關心,都要面對戰爭,民眾需要充足的準備,才能熬過戰爭、迎接勝利。
黑熊學院的課程的發展方向包含現代戰爭知識、資訊辨識與認知作戰、衛生與基礎救護、避難規劃準備。學員可以從入門層級課程,瞭解各面向知識技能後,斟酌個人能夠付出的時間以及專長,適性適能地增進進階知識。
培養公民自主防衛能力,提升社會防衛信心,是黑熊學院的使命。我們希望讓台灣民眾具備基礎戰前意識,也於平時能夠進行避難準備工作,當戰爭來臨時,能夠短時間擴大後勤支援人力,減少民眾生命財產損失,盡力維持日常運作,將會大大激勵民心士氣,黑熊學員期望與民眾共同準備一個「可維持運作的大後方」。
Strikingly提供技術支援